水灵灵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585章 1607.永乐朱棣(1 / 4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1607、永乐朱棣

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!

这是永乐大帝朱棣流传最广的一句话,也是他内心最大的性格体现。

这样一个帝王,也注定了他好战。

历史上,朱棣也是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,五征漠北,到最后甚至可以说死在征战途中。

要知道,历史上的永乐大明,可没有现在富有,这么一个好战的帝王,一旦发现钱财满仓之时,又有哪个能够挡得住他?

当青龙刘浩出现在大明皇朝都城上空,往北远眺之时,已然发现草原上已经仿若星辰一般筑起了诸多城镇,朱棣,已经不仅仅是打下了北方大草原,更是找到了一劳永逸解决的方案。

效果,自然是明显的。

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最大的区别,不在于农耕文明的百姓不适应草原放牧,而是他们不习惯居无定所。

这些大大小小建立的城镇,哪怕没有高大的城墙,但也是家园所在,百姓聚集,青状居多,一看就是退役兵员携带家庭安置;

他们,更像是在给自己打下土地,他们定居于此,已经不仅仅转化为牧民,也依旧保留了农耕文明原本的诸多习性,而种植的,正是刘邦和张良当初留给朱瞻基的土豆是也。

他们划分了各自的牧场,和原本的游牧民族相比,或许他们放羊的牛羊数量反而减少了,可他们却最大化的将草原利用起来,不放过任何一点土地,如今更是已经彻底在这片草原上生根。

对他们来说,自己头顶上谁做主也根本无所谓,他们习惯了服从强者,也认为这样才是天经地义的。

这就是朱棣想要的效果。

这个掌控了大明帝国工业、科技和财富来源的朱瞻基,在大明帝国权威甚至超过了其父朱高炽。

就好似‘摊丁入亩’,在朝堂之上,已经讨论过十几个来回,作为主推者,朱棣万分明白,这才是未来,也必须推行,可他也同样需要考虑从到方方面面,特别是天高皇帝远的南方。

不是他不够自信,而是朱棣明白无论如何谨慎也不为过。

可当你酝酿着反抗,又发现只是消息,彷佛阻力重重,很可能无法推行之时,伱原本的暴怒也会消散许多,就有了静下心来衡量利弊的时间。

朱棣,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,在无数的书籍里汲取着每一丝对大明帝国有益的营养,复制到大明帝国朝廷内外。

原本的锦衣卫,更是被朱棣加强了无数,分化出好几个情报机构,各司其职,俨然已经有了现代世界才有了规则体系。

似乎没有任何压力,对朱棣来说超过朱元璋的了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